best官网登录入口2022暑期社会实践获奖团队展示

图片

202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遵循“结合专业学习、深化教师指导、立足服务社会、促进成长成才”的理念,鼓励大学生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聚焦“十四五”时期发展和国家中心任务,聚焦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热点问题,通过社会观察和亲身实践,深入开展社会服务和社会调查,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经过城建学子的不断努力,我院社会实践取得非常可观的成绩,现将优秀社会实践成果进行展示。

图片

桥梁更迭须臾时,江河浪卷百年史

——以上海市桥梁变迁观浦江苏河生态发展及人文历史   

获得奖项:校级二等奖

指导老师:高文雯、仇彦崴

团队队长:谷孟航

团队成员:王智欣、梁歆蕾、陈佳琳、吕欣妤、李旻雨、李逸雯、董猎、姚宇昂、夏沁、李欣芳、凌思怡

项目介绍:

中国是桥文化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中华民族的桥梁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和艺术创造力。中国的桥文化以桥梁为实体反映各时代的思想文化成果和科技文化成果。它是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典型标本,显示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能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在上海城市发展过程中,也有许多城市奋斗精神融入到一座又一座的桥梁中。所以,在丰富的桥文化背景下,我们的项目也应运而生。本团队要以桥为镜,深入研究桥梁结构和材料的变化与上海城市发展的内部关系,以时间为线,从建党开始走过岁月的大桥,也走过上海城市发展的大桥,更走过百年来奋斗的桥梁。    

图片

我与草编有个约定

——徐行草编的宣传与传承

获得奖项:校级二等奖

指导老师:蔡旖旎

团队队长:梁雄伟

团队成员:高财源、张宇斐、齐向前、顾逸雯、邹悠然、钱宣羽、韩询霏、王静全、冷智芳、李宁

项目介绍:

在当今快节奏的时代中,返璞归真的田园慢节奏生活成了很多人治愈心灵的良药,我们追梦小队在实践过程中迎合了很多人“让生活慢下来”的期望,同时也在探索能使乡村依托自身文化振兴的新渠道。通过团队自媒体和校园讲座来宣传草编文化;通过对草编营销的市场分析和专家访谈,撰写商业计划书;通过设计制作草编海报、草编手绘主题图集册、周边商品等文创产品来对草编进行创新和传承。最终达到助力乡村振兴,传承非遗文化的目的。    

图片

溯百年栉风沐雨奋斗史,踏今朝波澜壮阔新足迹

——上海建筑里的团史记忆

获得奖项:校级三等奖

指导老师:沈睿、张强

团队队长:张梓煜

团队成员:文艺锦、严璐、沈琴、宋冰森、朱笑霖、刘晓凤、尉力豪、吉天豪、吕旭峰、兰杨涛、何宇辰

项目介绍:

本实践团队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号召,新时期下,坚定不移跟党走,勇当先锋,通过此次社会实践用中国青年自己的方式书写新时代的华章。本次社会实践是“溯百年栉风沐雨奋斗史,踏今朝波澜壮阔新足迹——上海建筑里的党史记忆”与“溯百年栉风沐雨奋斗史,踏今朝波澜壮阔新足迹——上海建筑里的党团记忆”的延伸课题,前两期实践中,团队围绕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时间线和上海建筑为主要依托的线索,实地探访、考察,阅读“9+4”的历史建筑群,利用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制作“可触摸”的党史故事,进而通过寒假党团关系的实践,又仔细感悟了党对于团的历史指导作用,暑假中,实践团队计划利用已有资源和成果继续展开调研,以百年时间点为契机,以团的发展时期为主线,选择六个发展时期中具有代表性的红色建筑进行探访,先后走访了“上海公共体育场旧址”、“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中国青年》编辑部旧址”等承载团史记忆的上海标志性建筑,深入挖掘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以青年人视角的新形式、新方法,重温当年那股革命的中坚力量,高度弘扬百年党团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在上海的城市发展历程中见证伟大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的光辉形象。

图片

野村孤影倚寒门,游子他乡粥可温

——关爱空巢老人

获得奖项:校级三等奖

指导老师:陶彬之

团队队长:杨迁

团队成员:吴优、陈莎、管毓红、焦丹、吴丽玲、阮晓莹、汪明炜、廖文坚、张新良、魏佳豪

项目介绍:

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增长,关爱空巢老人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关爱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十分重要。为更好的了解空巢老人的现状,小队成员向小镇出发,开始此次实践。在和老人的相处中我们发现,很多老人的儿女都外出工作了,如果两个老人健在,生活也算充裕,但如果只有一个老人在家,那就会有数不尽的孤独与辛酸。此次实践,正是想通过走访的形式走进老人的家,陪伴她们过一段短暂却又美好的时光。

2022暑期社会实践已经圆满结束,期待大家在实践之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XML 地图